在道林镇的田间地头、村头巷尾,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。他步履不停,话语温和,手中握着一本厚厚的“民情日记”,心中装着千家万户的冷暖。他,就是道林镇人大代表黄俊。
“人民选我当代表,我当代表为人民。”这句朴实却铿锵的承诺,是黄俊履职路上的初心与坚守。自当选以来,他将履职脚步融入乡土,将为民情怀写进日常,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履职篇章。
“不了解群众想什么、盼什么,就当不好代表。”黄俊常说。他把履职“阵地”前移到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不仅对选区群众的情况“了如指掌”,更建立起一套翔实的“民情数据库”。谁家有困难、哪里存纠纷,他都心中有数。
面对基层矛盾,他从不回避。从宅基地界限之争到家庭纠纷调解,他总能以情动人、以理服人。一年来,他成功调解各类矛盾18起,成为群众信赖的“调解员”,把履职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的“最后一米”。
乡村振兴,产业是根。黄俊深知,只有发展产业,才能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、日子好起来。他立足本地资源,积极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,打造集采摘体验与“周五特色集市”于一体的特色平台,让辣椒、山枣糕等土特产“走出去”,让游客“走进来”。仅2024年,就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超10万元。
对困难群众,他更是倾注心血。为脱贫户“量身定制”帮扶计划,帮他们找产业、谋岗位,不仅“扶上马”,更要“送一程”。在他的持续帮扶下,不少家庭实现了稳定增收,走上了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。
“群众的事,再小也是大事。”黄俊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。雨季来临,他挨家挨户提醒地质灾害隐患户转移;风雨过后,他又主动协助清理杂物、申请补助,用细致入微的关怀筑起一道“安全防线”。
村民宁习英身患重病,家庭陷入困境。黄俊得知后,连夜研究政策、多方奔走,不仅帮她成功申请到“单人保”低保待遇,还为她在家附近找到了零工岗位。“黄代表就像亲人一样。”宁习英含泪说道。这样的故事,在黄俊的履职路上还有很多。他用脚步传递温度,用行动诠释“民有所呼、我有所应”的履职真谛。
黄俊,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默默付出;没有惊天动地,只有点滴积累。他像一棵树,扎根在道林的土地上;他像一盏灯,照亮群众前行的路。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,他以代表之责、赤子之心,书写着一名基层人大代表的忠诚与担当,成为群众心中最可信、最温暖的“贴心代表”。
来源:今日宁乡
编辑:陶醉